乐动在线(中国)

[中新集团]苏滁现代产业园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

 

        园区规划如法律一般不可随意变动,而看似平常的一丛老树一个鸦巢,却能获得特许保留下来——
        本刊记者 李军晶 方黎明/文

      江南春早,桃红柳翠,蛙鸣池塘,草长莺飞。3月25日,从江苏苏州乘坐高铁疾驰1个多小时后,记者来到了安徽滁州,走进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版——建设中的苏滁现代产业园。
         价值3000多万元的规划
      “环滁皆山也。”北宋散文大家欧阳修在其名篇《醉翁亭记》中如此开门见山地介绍滁州。苏滁现代产业园,则是崛起在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新生力量。
      “这是一个新实践,新探索。”中新集团总裁助理、中新苏滁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唐研哲用这两个词来概括自己正在从事的艰巨工作。他向记者解释,苏滁现代产业园是中新集团走出江苏省的第一个项目,因此算是“新实践”,同时它也是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新探索”。
      记者发现,滁州与苏州不仅在地理空间上接近,而且在地形上也十分相似。苏州西望太湖,北临阳澄湖,邻近大都市上海;滁州则位于洪泽湖的南面和巢湖的东北向,邻近两大省会城市南京与合肥。从园区内部环境看,苏州工业园区环金鸡湖而生,苏滁现代产业园则傍着清流河而建。
      “有山、有水、有城、有人、有交通、有产业,这就是集团当初选择滁州作为向外省复制移植第一站的一个重要原因。”唐研哲笑着肯定了记者的“独家发现”。
      中新集团一个相当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和尊重规划,这一点在苏州工业园区是如此,在苏滁现代产业园也流淌有同样的血脉传统。记者听说了这么一个故事:2012年5月,开工仪式已举行一个多月,园区里仍是一片静悄悄。管委会负责人焦急地找到唐研哲,追问他:“怎么还没动工?”唐研哲的回答是,“规划没做好,哪能轻易动工”。
      当时规划没做好,并不是没把规划当回事儿,更不是规划太草率,而恰恰是规划很严谨,很细致,很复杂。尽管规划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在规划先行的理念和充分预留发展空间的前瞻性方面,苏滁现代产业园与苏州工业园区是高度一致的。规划内容虽无法完全复制和标准化,但规划理念完全可以复制、移植。“我们的做法是多规合一,规划管控。”中新集团总裁赵志松告诉记者,苏滁现代产业园把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和景观设计等一系列规划都有机整合在一起,仅编制道路、供水等专项规划就多达22项,规划方案九易其稿,“绝不能触碰任何红线”。
      这样细致入微的规划,要花多少钱?唐研哲给出的答案是,3000多万元——这与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花在规划上的资金一样多,不过,同样数额的钱,现在却比20年前要显得更节省了。唐研哲说,这是因为有了苏州作经验,现在的规划更多地体现了开发设计者自己的思路,因此才能做到既规划到位又节省资金。“对许多地方而言,这仍是一笔令人瞠目的开支,他们还是习惯于十几二十万元的规划投入。不过我们认为,真正好的规划值这个价。”唐研哲说。
         推掉的5亿元投资项目
      “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新城镇,”唐研哲表示,他们借鉴了新加坡“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先进理念,“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不追求宽马路、大广场”。园区未来总人口将达25万,其中就业人口14万人。
唐研哲介绍说,苏滁现代产业园最宽的道路只有双向六车道,但兼顾长远发展,地下管线布局全部按八车道设计,若道路需要拓宽,只需对中央隔离带和机动车、非机动车隔离带进行改造即可,既保留了发展空间,又节约了土地和成本。这与他在苏州工业园区向记者介绍的情况一模一样。“这也是一种规划理念的移植,”他笑着说,“希望永远没有启用八车道的那一天,这样园区里就可以更多一些绿色了”。
      苏滁现代产业园由中新集团和滁州市政府合作共建,双方联合成立了中新苏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规划、建设、招商等,其中中新集团与滁州城投分别占56%和44%的股份。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健康产业、电子信息及通讯产业、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招商引资以“高端、品牌、外资、低碳”为引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高科技、高产出、高附加值项目。计划用8~10年时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亿元~1000亿元。
      按滁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贵伦的说法,是要建设一个“城乡统筹、产城一体、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低碳新城,集产业、商贸、金融、居住于一体,把它打造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版、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典范和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安徽样板。
      园区按空间布局为“一心、一带、多片区”,即:中央商务区、清流河景观带、三大产业片区、九大居住片区。“中央商务区位于园区正中央,像一个手电筒,照亮了整个园区的发展前景。”唐研哲乐观地介绍道。
      据了解,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苏滁现代产业园将投资建设10万平方米高层蓝白领公寓,园区所有企业员工统一入住,厂区内不再规划建设宿舍楼。苏滁现代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邢高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他说,有一个投资约5亿元的外资项目提出,落地条件是在厂区内建宿舍,但是,国土资源部门坚决反对随意修改规划和改变土地用途,管委会坚持了这一原则,最后,该企业只好转到其他园区投资。这一说法,也得到了陈贵伦的证实。“我们讲究以科学规划引领园区建设,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陈贵伦告诉记者,“现在,园区已签约33个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投资的6个,”邢高说,没有一家企业占地超过300亩,占地两百多亩的也仅有3家,60%都在100亩以内。
         园区里的小桥流水
      “以前,苏州工业园区要动规划,若不经过新加坡方面,是不行的,”唐研哲告诉记者,现在的苏滁现代产业园要动规划,不通过中新集团的同意,也是不允许的,“因为要保证规划的严肃性”。不过,严肃并不意味着枯燥无趣。
      唐研哲带着记者在建设中的苏滁现代产业园中转悠。每到一处,他都要兴致勃勃地介绍一番:这是一棵原地保留的古银杏树,已有数百年树龄,将就地建个开放式的小公园;这条行洪渠,保留了其弯曲蛇行的走势,让园区景观更耐看、多变;这小桥下边是一段裁弯取直的河道,河堤并不采用惯常的水泥固化表面,而是用铁笼装上大石夯底,上培黄土为堤,等到来年飞鸟衔来或者人工撒上草籽,这里便将是绿茵茵的一片,成为会“呼吸”的生态驳岸……
      最令记者称奇的是,在园区的一个角落,他们竟然保留了一丛老树,上边还悬着一个鸦巢,在建设工地上显得如此特别。“领导要求的是保留几百年的古树,这丛树虽然没那么古老,但也很有特色,又在园区一角不影响规划,我们就把它留了下来。”唐研哲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他们也希望用这种方式留住一些美好元素,以便将来当地百姓回到园区时,还能回忆起当年的景象。
      说到老百姓,该如何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据介绍,园区自建设以来先后征迁三期房屋46万平方米,建设高标准安置房64万平方米,已经完成34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30万平方米在建。在安置房中高标准配建幼儿园、具备14项服务功能的邻里中心。在维护农民权益方面,严格执行土地征收补偿政策,通过农民一卡通确保直接将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发放到农民手中,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同时,统一组织开展拆迁范围内土地的流转工作,以村为单位公开招标,将流转土地承包给种粮大户进行耕种,保证农民收入不减少。此外,还帮助失地农民在园区内解决再就业问题。
      “我们现在还开始探索土地股份制,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保证他们的长远生活和收益有保障。”邢高说,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要求,苏滁现代产业园要打造成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版,做新型城镇化的安徽探索——这两个要求,园区建设管理各方都正在努力实现。
      采访结束当晚,记者意外地获悉,3月25日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来到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调研,他肯定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这一消息,无疑给苏滁现代产业园的建设者们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春之声。

来源自:中国地产市场杂志